来源:乐鱼体育app最新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05 02:44:58
㈢绞车提升能力计算:斜巷段内选用一台JD-55型绞车配合619--21.5型钢丝绳,负责掘进期间提升运输。
3、钢丝绳安全系数的校验:钢丝绳安全系数:m=Q 总/p 1=306634461=6.8钢丝绳安全系数m=6.8,大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6.5的要求,满足运输需要。
绞车提升机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绞车.提升机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011年06月02日矿用提升绞车.矿井提升机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005)第四百一十六条除移动式的或辅助性的绞车外,提升装置的天轮、滚筒、摩擦轮、导向轮和导向滚等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值,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落地式及有导向轮的塔式摩擦提升装置的摩擦轮及导向轮(包括天轮),井上不小于90,井下不小于80;无导向轮的塔式摩擦提升装置的摩擦轮,井上不小于80,井下不小于70。
(二)井上提升装置的滚筒和围抱角大于90的天轮,不小于80;围抱角小于90的天轮,不小于60。
(三)井下提升绞车和凿井提升绞车的滚筒、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的主导轮和尾导轮、围抱角大于90的天轮,不小于60;围抱角小于90的天轮不小于40。
(五)在以上提升装置中,如使用密封式提升钢丝绳,应将各相应的比值增加20%。
(六)悬挂水泵、吊盘、管子用的滚筒和天轮,凿井时运输物料的绞车滚筒和天轮,倾斜井巷提升绞车的游动轮,矸石山绞车的压绳轮以及无极绳运输的导向滚等,不小于20。
第四百一十七条立井的天轮、主动摩擦轮、导向轮的直径或滚筒上绕绳部分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直径之比值,一定要符合下列要求:(一)井上的提升装置,不小于1200。
(三)凿井期间升降物料的绞车和悬挂水泵、吊盘用的提升装置,不小于300。
第四百一十八条天轮到滚筒上的钢丝绳的最大内、外偏角都不允许超出130′。
第四百一十九条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严禁超过以下规定:(一)立井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升降物料的,1层;专为升降物料的,2层。
主井提升绞车制动装置制动力矩验算南宁矿业机电科主井提升绞车制动装置制动力矩验算一、主井绞车技术资料:1、绞车型号:JTP-1.62、提升方式:斜井串车提升3、提升长度:井口标高+82m、井底标高-26m、井筒倾角25、井筒斜长265m。
( 南煤 业 化 工 集 团 鹤 煤 公 司检 验 中心 , 南 鹤 壁 河 河 48 0 动 力 的大 小 是 提 升 机 实现 安 全 制 动 的关 键 因素 。 在提 升机 安全 检 测 检 验 过 程 中, 据 提 依 《 矿 安 全 规 程 》 求 制 订 调 整 方案 , 保 险 闸 的制 动 力进 行 调 试 , 其 在 合 适 范 围 内 , 有 效 避 免 提 升 机 在 煤 要 对 使 能
制 动 过 程 中 出现 安 全 事 故 , 实现 安全 、 靠 制 动 。 可 关键 词 : 险 闸 ; 动 力 调 试 ; 保 制 安全 制 动 中 图 分 类 号 : D 3 . T 545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5 6 2 1 )4— 0 2—0 10 00 (0 2 0 0 3 2
《 煤矿 安全规 程》 规定 的限值 时 , 将 保 险 闸 的 所 可
值适 当降低 , 不得 小 于 2 但 。对 提 升 机 制 动 力 矩 与
升 系统停 止运行 ; 制动 力过 大 , 易 引起松 绳或 发 ② 容
生 断绳跑 车事 故 。针 对 提 升 机 现 场 存 在 的 实 际 问 题, 结合 多年检 测检 验经 验 , 检测技 术人 员制 订 了不 同保 险制 动力 调 整 方 案 。通 过 调 整 , 确保 保 险 闸制
实 际提升最 大 静 荷 重 旋 转 力 矩 之 比 K值 和保 险 闸 发生 作用 时全部 机械 减速 度计算 如 下 。
提升机制动系统的验算一、副井最大静张力、静张力差的验算:副井技术参数:绞车型号:2JK —3.5/20 罐笼自重:3450kg一次提物载重量:6332kg 提人重量:1275kg提升高度:540m 每米绳重5.63kg/m最大静张力:17000kg 最大静张力差:11500kg 变位质量:64228(kg s /m ) 楔形连接器:227 kg盘形制动器型号:TS-215(闸瓦面积749cm 2,摩擦半径1.7m ,油缸作用面积138cm 2,液压缸直径15.4cm,活塞杆直径7.0cm ,一个油缸产生的最大正压力6300kg )。
液压站型号:GE131B 型(制动油最大压力6.3MPa,最大输油量:9L/min,油箱储油量:500L ,允许最高油温:65℃)。
水井湾矿井主提升绞车制动装置制动力矩计算、验算一、《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1、计算制动力矩时,闸轮和闸瓦的摩擦系数应当根据实测确定,一般采用0.30~0.35。
2、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载荷旋转力矩之比K值不小于3。
3、提升长度:井口标高+280m,井底标高0m,井筒倾角250,井筒斜长664m4、主提升绞车提升串车准载个数;1T标准矿车提煤3个,矸2个,物料车3个。
5、制动装置形式、数量、型号:盘形制动闸、4副、T1235Q盘形制动器。
绞车制动油压计算第一篇:绞车制动油压计算绞车制动油压计算一、提升绞车实际最大净力矩计算:M=SR S:单滚筒时为实际最大静张力,双滚筒时为实际最大静张力差 R:为钢丝绳实际缠绕半径* 立井单滚筒S值: S=Qr+LtPk+QzQz:容器重量 Lt:钢丝绳长 Pk:钢丝绳单位重量㎏/m Qz:货载重量斜井单滚筒S值:S=n(Qr+Qz)(sinα+f1cosα)+LtP k(sinα+f2cosα)f1:容器在道轨上的滚动摩擦系数f2:钢丝绳于地辊的滚动摩擦系数α:井筒倾角n:矿车数量 * 立井双滚筒S值:S=S1+S2S1= Qr1+LtPk+Qz S2= Qr2+LtPk斜井双滚筒S值:S=n1(Qr+Qz)(sinα+f1cosα)+LtP k(sinα-f2cosα)-n2Qr(sinα-f1cosα)n1:上提重车数量n2:下放空车数量R: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的半径R=[Dg+(Kc-1)d]/2 Dg:滚筒直径 Kc:缠绕层数d:钢丝绳直径二、盘形闸的制动力计算: * 一个闸产生的制动力f1m/nRn:为绞车配置的盘闸数量R:为绞车的摩擦半径* 动摩擦系数的确定(1)根据实际测定(2)根据规程及厂家提供:u=0.3~0.35 * 一个盘闸所需的正压力N: N=f1/u三、液压站工作油压值的确定:PX=Km/nuFR+P1+P2+…+P3K=规程规定的所需制动力矩等于静荷重旋转力矩的倍数,见规程P233第四百三十二条。
MT:绞车的制动力矩,即(一)计算的M P1:闸间隙1~1.5㎜所需压缩碟簧的油压值,各厂产品不一,一般在0.93~0.97之间P2:密封阻力、机械阻力、复位弹簧阻力换算的油压值,一般0.38~0.42之间P3:液压站残压值,规定不超过5㎏/㎝2n:盘闸个数F:油缸面积(T305.0:72.4㎝2 T405.0:103.5㎝2T505.0:140㎝2)四、油压值的现场确定应稍大于计算的PX数值。
绞车制动油压计算一、提升绞车实际最大净力矩计算:M=SR S:单滚筒时为实际最大静张力,双滚筒时为实际最大静张力差R:为钢丝绳实际缠绕半径* 立井单滚筒S值: S=Q r+L tPk+QzQz:容器重量 L t:钢丝绳长 Pk:钢丝绳单位重量㎏/mQz:货载重量斜井单滚筒S值:S=n(Q r+Qz)(sinα+f1cosα)+L tPk(sinα+f2cosα)f1:容器在道轨上的滚动摩擦系数f2:钢丝绳于地辊的滚动摩擦系数α:井筒倾角n:矿车数量* 立井双滚筒S值:S=S1+S2S1= Q r1+L tPk+Qz S2= Q r2+L tPk斜井双滚筒S值:S=n1(Q r+Qz)(sinα+f1cosα)+L tPk(sinα-f2cosα)-n2Qr(sinα-f1cosα)n1:上提重车数量n2:下放空车数量R: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的半径R=[Dg+(Kc-1)d]/2Dg:滚筒直径 Kc:缠绕层数d:钢丝绳直径二、盘形闸的制动力计算:* 一个闸产生的制动力f1m/nRn:为绞车配置的盘闸数量 R:为绞车的摩擦半径* 动摩擦系数的确定(1)根据实际测定 (2)根据规程及厂家提供:u=0.3~0.35* 一个盘闸所需的正压力N:N=f1/u三、液压站工作油压值的确定:P X=Km/nuFR+P1+P2+…+P3K=规程规定的所需制动力矩等于静荷重旋转力矩的倍数,见规程P233第四百三十二条。
M T:绞车的制动力矩,即(一)计算的MP1:闸间隙1~1.5㎜所需压缩碟簧的油压值,各厂产品不一,一般在0.93~0.97之间P2:密封阻力、机械阻力、复位弹簧阻力换算的油压值,一般0.38~0.42之间P3:液压站残压值,规定不超过5㎏/㎝2n:盘闸个数 F:油缸面积(T305.0:72.4㎝2 T405.0:103.5㎝2 T505.0:140㎝2)四、油压值的现场确定应稍大于计算的P X数值。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计算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每个闸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K值都不小于3。
当常用闸或保险闸制动轮与滚筒同轴时,由于制动轮直径和滚简直径不同,制动安全系数不能直接用制动力与最大静张力之比,必须用制动力矩与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即:K=Fz Rz/FrRr式中 Fz——制动力;Rz——制动轮半径;Fr——钢丝绳最大静张力;Rr——钢丝绳提升中心到滚筒轴中心的旋转半径。
当常用闸或保险闸制动轮与滚筒不同轴时,还应将减速比和传动效率计算在内,即K=(Fz Rz/FrRr)iη式中 i——减速比;η——减速器传动效率。
要使提升系统可靠地停止运行,每个闸的制动力矩只比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大是不够的,还必须克服系统的转动惯量才能停住车。
在充分考虑了重物下放时,制动力矩要克服最大静荷重和较大的系统转动惯量再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后,确定K不小于3。
由于保险闸是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施闸的,如果系统转动惯量小,会使制动减速度大于提升容器的自然减速度,导致松绳,提升容器反向冲击,易断绳跑车。
可使K≥2,因为上提重物停车时,钢丝绳承受的最小冲击张力是最大静张力的2倍。
保险制动的K值不小于2的第2个原因是,当前主井提升还没有全部达到定重装载,或定重装置失效时,提升容器将被装满为止,而货载在矸石多、水大(尤其是综合采煤放顶时,有时肝石很多)时,一台9t箕斗容积,可能装载达到=17t,一台12t箕斗容积为,装载量可以达到22t。
如果是等重平衡绳提升,最大静张力将达到额定值的~倍,如果保险制动K值达到2,就会因过载提升中过流保护动作停电制动不住而坠斗。
保险制动K值不小于2的第3个原因是,一般提升机电机的过载能力为左右,绞车正常时在额定静张力(差)状态下工作,当箕斗里装满了矸石或矿车载重增加,挂车超多时,如果载重达到正常值的2倍以上,绞车提不动还可以,一旦没有超过电机的最大负载转矩,将重物提升中途,因过流保护动作而停电紧急制动时,也会因保险制动K值小于2而造成坠斗、跑车。
例如某年7月,某矿一台回绳摩擦轮提升绞车,就是因为定重装置故障没有及时修复,将载重为12t的箕斗,装满了矸石,在提升未到终点时过流保护动作,保险制动后未闸住而高速坠斗,造成了全矿停产18天的重大提升事故。
同时提升绞车的过电流整定,在不影响电机安全和寿命前提下,适当放宽反时限过流保护的时间是有好处的,而保护短路和严重卡斗的瞬动电流整定还是越小越好。
保险制动力是否越大越好呢,不是,保险制动的保险,体现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紧急制动时,保险制动会自动、快速进行制动,因此要采用配重或弹簧式的,才能在停电的同时自动施闸。
保证不失效的保险作用,并非是制动力大的保险作用,相反,制动力过大,还会造成事故。
如斜井单钩提升重载保险制动力过大,使提升系统转动部分的制动减速度大于矿车在制动时所处位置轨道倾角所产生的矿车自然减速度时,即滚筒已停止了转动,矿车还在上行,违反了规程第四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上提重载制动减速度的规定,从而造成松绳,矿车可能停止上行又反向下滑冲击,有可能造成断绳跑车。
对于摩擦轮式提升机,过大的制动力还有可能在下放重载保险制动使钢丝绳在摩擦轮上打滑,而制动力过小,保险制动K 值小于2,除上面说过的3种不利条件外,又使重载下放制动距离过长,使事故扩大,又违反了规程第四百三十三条中下放重载制动减速度的规定。
因此,提升绞车的保险制动力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行,制动力的大小必须满足本规程的3条要求,即第四百三十二条,保险制动K 值不小于2,第四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上提重载制动减速度的上限和下放重载制动减速度的下限值,即保险制动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不大于使摩擦轮绞车钢丝绳在摩擦轮上滑动的制动力。
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只有合理地确定一次提升量才行,合理的一次提升量,首先要在最大静张力不超过绞车的额定静张力,钢丝绳安全系数满足本规程规定的条件下,再进行K 值、上提重载允许的最大制动力、下放重载允许的最小制动力和钢丝绳在摩擦轮上不滑动的最大制动力的核算。
保险制动K 值要求要达到了,只有在绞车的质量模数小,在K=3时,上提重载的制动减速度大于第四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时,才允许将K 值降低,但不小于2。
质量模数用Z 表示,它是提升系统总变位质量∑m 与最大静张力(差)p 的比值,即Pm Z ∑=有了质量模数Z ,可以方便地求出重载上提的制动减速度ZK a s 1+=和重载下放的制动减速度ZK a x 1-=,以及无电机拖动、无制动时,靠系统惯性拖动载荷运行的上行自然减速度a s 0和靠载荷张力克服系统惯性形成的下行自然加速度Za a a x s x 1,000==。
从式中明显地看出,对于具有固定运行质量和最大静张力的绞车,保险制动K 值多大,才能满足对重载提升和下放制动减速度的要求。
当K ≥3时,a s 能满足要求时,即为质量模数不小;a s 不能满足第四百三十三条表9的规定时,便为质量模数较小,K 值可以减少,但不小于2。
当K 值降为2,a s 仍满足不了要求时,只得减小载荷,不得用绞车允许的最大静张力提升。
当静张力减小时,在K=2时的制动力下降,a s 也随下降了,可以满足规定的要求了,但是可能由此引起a x 也下降了,满足不了第四百三十三条表9对a x 的规定时,只好再降低载荷重量,但不降动力,便可同时满足K 、a s 和a x 的要求,至此,提升载荷尔蒙的重量才算确定,保险制动力才能最后调整确定。
应该提出的是,在计算上提重载保险制动时,能否松绳,即能否满足第四百三十三条表9全部机械制动减速度的要求时,系统的总变位质量∑m ,不应包括上提的移动部分的变位质量,因为当单钩提升由转动部分的变位质量,双钩提升由转动部分和下放侧移动部分的变位质量所形成的制动减速度大于上提重物移动部分的自然减速度时,钢丝绳就会松绳子,钢丝绳不能向上传递提升重物的作用力,上提移动部分的质量对转动部分的制动减速度没有影响,因此在计算上提重载全部机械的制动减速度能否满足第四百三十三条表9的要求,即计算上提重载保险制动能否产生松绳时,系统的总变位质量,不应将上提的移动部分质量计人。
当全部机械部分的制动减速度小于上提移动部分的自然减速度时,计算全系统的制动减速度 ,才应将上提移动部分的质量和因其对制动力的影响计人。
以单钩提长为例,计算转动部分的制动减速度a sj 的力平衡公式为F z =∑m j a sj式中 F z ——变位制动力,kN ;∑m j ——转动部分(包括已缠在滚筒上的钢丝绳)和天轮的变位质量,kg s 2/m 。
由此计算出的a s 小于规程要求的上提重载的最大减速度,就不会产生松绳。
当取K=3时,a s 大于表9所要求的数值时,该绞车就是质量模数较小的绞车,就可以适当降低K 值。
在满足a s 要求时的K 值仍然大于2,该绞车仍然可以按最大静张力确定上提重载的重量。
如果当K=2时,a s 仍在于规程要求,保好降低一次提升量,在保证K ≥2的前提下,降动力,因∑=jzsj m F a ,所以a sj 下降了,能够完全满足规程规定,但是计算方法是在先保证a sj 符合规程规定条件下,计算出F z =a sj ∑m j ,以得到最大的F z 和K 值。
第二步要验算在初步选定的最大静张力P 和制动力F z ,PFK z =也随之初步确定后,用ZK a x 1-=验算a x 是不是满足规程规定。
但此时的PmZ z∑=, ∑zm 是包括转动部分和移动部分全部的变位质量之和,因为单钩提升上提保险动减速度已不大于上提矿车的自然减速度了。
如果a x 小于规程规定,还要降低一次提升承载量,使P 减小,而F z 不变,使K (P FK z =)增大。
P 的减小,也使Z 增大,但增大的比例比K 培大的比例小,因为PmZ z∑=中的∑z m 中的移动部分的变位质量也减小。
由于K 增大的多,Z 培大的少,使ZK a x 1-=值增大而满足规程规定。
根据最大静张力计算公式102)]cos (sin )cos )(sin ([2010++-+=a f a L P a f a Q Q n P式中 P ——被最后确定的最大静张力,kN ; Q ——每辆矿车载荷质量,kg ; Q 0——每辆矿车质量,kg ; n ——每次提升矿车数; f 1——矿车运行阻力系数,; P 0——钢丝绳每米系数,kg/m ; L ——提升斜长,m ;f 2——钢丝绳运行阻力系数,根据托绳辊状态,可取f 2=~; a ——绞车道倾角。
现将某绞车在各种倾角井巷提升时,所确定的一次提升量和保险制动力的计算过程列于表2-8-3。
表中数据是单钩提升条件下,其他已知条件为:最大静张力(差):P=88kN转动部分(包括滚筒上的钢丝绳、天轮)的变位质量:∑m j =5408kg 钢丝绳每米质量:P 0=4kg/m 绞车道斜长:L800m双滚筒绞车,每个滚筒有一套制动装置,正常提升时,离合器将两个滚筒连在一起共同运转,两套制动装置共同作用。
因是双钩,若无尾绳提升时,最大静张力差是一侧的钢丝绳和货载的重量之各,变位抽动力应不小于最大静张力差的3倍,每个滚筒制动装置的变位制动力不低于一半。
而在调绳检修时,要把离合器打开,每套制动装置各对所负担的滚筒制动,负担的最大静张力是钢丝绳和提升容器的重量之和,要求其变位制动力不低于钢丝绳和提升容器重量之和的倍。
这个制动力与两套制动装置全部变位制动力的一半哪个大呢,后者大,前者自然合格,后者小,就必须首先满足前者,即每套制动装置的变位制动力不低于所制动滚筒、所悬钢丝绳和提升容器重量之和的倍。
当提升系统是双钩等重平衡绳提升时,正常提升时两套制动装置的全部变位制动力不低于一次提升载重的3倍,每套制动装置担负一半制动力,便会低于提升一侧的钢丝绳和提升窗口重量之和的倍。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意的毛病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